航天員大隊成立20年來,成功執(zhí)行6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11名航天員遨游蒼穹。這組圖回顧了從“神舟”六號到“神州”十號的歷程。圖為“神舟”六號飛船指令長費俊龍和飛船駕駛員聶海勝出征前向大家揮手致意。秦憲安 攝
費俊龍、聶海勝訓練前對航天服進行氣密性檢查。秦憲安 攝
費俊龍、聶海勝在返回艙。秦憲安 攝
費俊龍、聶海勝在返回艙工作。秦憲安 攝
科研人員在航天員訓練之前進行數據采集。秦憲安 攝
翟志剛正在檢查服裝各關節(jié)是否可正常活動。秦憲安 攝
航天員景海鵬進入水下訓練服,連接通信設備。秦憲安 攝
景海鵬準備進入中性訓練水槽,進行出艙訓練。秦憲安 攝
航天員出艙活動前在軌檢查和程序訓練。秦憲安 攝
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中)、劉伯明(右)、景海鵬(左)在返回艙訓練。秦憲安 攝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用長征2F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秦憲安 攝
2008年9月25日,翟志剛在太空進行太空出艙行走并展示揮舞國旗。攝影:船載攝影機
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在教員姚宇華的輔導下進行環(huán)境冷凝水收集儲箱標定。秦憲安 攝
航天員劉旺在野外生存訓練中,通過植物標本了解植物的屬性。秦憲安 攝
航天員教員在天宮一號組合體對執(zhí)行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景海鵬、劉旺、劉洋實驗操作訓練。秦憲安 攝
航天員景海鵬在天宮一號組合體檢查實驗設備。秦憲安攝
航天員劉洋在天宮一號組合體檢查實驗設備。秦憲安攝
聶海勝、王亞平進行艙門壓條安裝訓練。秦憲安 攝
對航天員劉洋進行在軌運動肺功能地面數據采集。秦憲安 攝
2012年6月日12時38分,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開始首次手動交會對接。這是劉旺在手控交會對接。秦憲安 攝
執(zhí)行神舟九號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景海鵬、劉旺、劉洋在返回艙進行手控交會對接訓練。秦憲安 攝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長征2F遙九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秦憲安 攝
2012年6月日12時38分,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開始首次手動交會對接。這是從天宮一號看神舟九號。秦憲安 攝
2012年6月29日11時9分,執(zhí)行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平安著陸。順利出艙,航天員景海鵬向大家招手。秦憲安 攝
2012年6月29日11時13分,執(zhí)行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平安著陸,航天員劉旺向大家招手。秦憲安 攝
2012年6月29日11時23分,執(zhí)行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平安著陸,航天員劉洋向大家招手。秦憲安 攝
執(zhí)行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乘組,航天員景海鵬(中)、劉旺(右)、劉洋(左)向歡送的首長致意。秦憲安 攝
2012年6月15時,執(zhí)行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景海鵬、劉旺、劉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場問天閣歡送航天員出征。秦憲安 攝
聶海勝在做離心機訓練準備工作。秦憲安 攝
聶海勝在軌道艙檢查核實物品。秦憲安 攝
神舟十號航天員乘組聶海勝(中)張曉光(左)王亞平(右)在返回艙。秦憲安 攝
航天員張曉光。秦憲安 攝
航天員壓力服進行氣密性檢查。秦憲安 攝
正在對王亞平壓力服進行氣密性測試。秦憲安 攝
正在對聶海勝執(zhí)行神舟十號任務的壓力服進行測試。秦憲安 攝
2013年6月11日,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出征前招手致意。秦憲安 攝
神舟十號太空照片。
神舟十號航天員授課前與大家招手致意。秦憲安 攝
王亞平在天宮一號授課。秦憲安攝
王亞平講授太空失重提供條件下,方位感演示。秦憲安攝
王亞平講授太空失重提供條件下,陀螺演示。秦憲安 攝
王亞平講授太空失重提供條件下,水球倒映出王亞平的影像、秦憲安 攝
神舟十號航天員授課前與大家招手致意。秦憲安 攝
神舟十號太空照片。
聶海勝出艙后向歡迎的人們致意。秦憲安 攝
王亞平出艙后向歡迎的人們致意。秦憲安 攝
張曉光出艙后向歡迎的人們致意。秦憲安 攝
神舟十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出艙后手持鮮花向人們致意。秦憲安 攝

